當前位置:首頁 » 短程遊玩 » 合肥名勝古跡一日游
擴展閱讀
曲阜三孔自駕游攻略 2020-09-01 11:49:01
泰國芭提雅自由行攻略 2020-08-27 00:04:19
廣州到重慶特價機票 2020-08-30 08:09:46

合肥名勝古跡一日游

發布時間: 2020-09-25 00:52:07

1、合肥的名勝古跡,珍稀動植物,歷史,哪位仁兄幫個忙

名勝古跡: 從前有鎮淮角韻,梵剎鍾聲,藏舟草色,教弩松蔭,蜀山雪霽,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頂朝霞八處,統稱「廬陽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頂朝霞等景,現已不屬合肥市;鎮淮角韻等 景,因天長日久,物換星移,已盪然無存,成為歷史陳跡。

珍稀動植物: 貌似沒有特殊的。

歷史: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有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雲:夏水暴漲,施(今南淝河)合於肥(今東淝河),故曰合肥。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雖然「合肥」的名稱在公元一世紀的《史記》中才出現,但根據考古分析,認為遠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世紀-前20世紀),合肥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蹤跡。公元前16世紀夏桀曾被商湯放逐於南巢(即今合肥城附近)。西周時(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這里曾分布著巢、廬、舒等不少小國,東周春秋時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這些小國先後為楚國兼並。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年-前221年)這里稱「宋胡」,先為吳國佔有,後被越國兼並,最後又回歸楚國,已是兵家爭奪之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封建,立郡縣,此地屬九江郡。

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朝置合肥縣,合肥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東吳主帥孫權攻打合肥,合肥守將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67回《曹操平定漢中地,張遼威震逍遙津》中,形象地描寫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楚漢相爭時,楚霸王封英布為九江王,改九江郡為九江國(治駐壽春)。西漢時(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此處先是劉邦之子劉長受封的淮南國,漢武帝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取消淮南國,改為九江郡所屬的合肥縣。東漢建武年間劉秀封功臣鏗鐔為合肥候,九江郡又改稱合肥國(候國)。三國時(公元202年-265年),是曹魏的揚州州治。晉代(公元265年-439年),屬淮南郡,是南北貨物運輸線商的重要中轉站。南北朝時(公元420年-581年),是江淮之間軍事上理想的屏障,為南北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
公元581年隋朝統一中國後,恢復合肥縣的名稱,是廬州州治的所在地。自此以後,經歷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合肥一直是廬州(廬州府)的州治(或府治)。是古代的地區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後在這里是合肥縣。抗戰勝利,曾為國民黨安徽省會。解放後,先為皖北行署所在地,1953年後是安徽省省會。
歷史表明,合肥歷來是一個軍事重鎮或是地區的政治中心。
二千多年來,古城合肥歷經藏三。據《廬州府治》卷4記載。漢代的合肥城距今水西門外約二里,位於今南淝河北岸,四里河東岸,現九零八庫西測。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孫吳和曹魏都非常重視合肥的得失和經營,建安三年(公元199年)孫策攻佔合肥,令嚴象為揚州刺史顧雍為合肥長,不久嚴象被其部下廬江太守李述所殺。合肥地區發生混戰,郡縣殘破,人口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個荒蕪的空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為有效的控制江淮通道,鞏固淮河南北的地盤,首次委任劉馥為揚州刺史,並將揚州州治從歷陽(今和縣)遷到合肥。劉馥就任後,採取各項重建措施「招流亡,廣屯田,興陂,高為城壘,修戰守備」,使一度空曠荒涼的合肥又振興起來,成為當時的軍事重鎮。之後,魏吳為爭奪合肥,進行了歷史三十二年頻繁的戰爭。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典故,就是對在這個時期內發生一次以少勝多的軍事行動的描寫。逍遙津、飛騎橋、藏舟浦就是當時留下的遺跡。曹操為加強合肥的防禦力量,也曾於東漢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秋,親率水兵進駐合肥,教弩台、箏笛浦等處有他當當年活動的傳說。
漢代合肥城的為之,地勢低窪,易遭水患。南北朝時,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梁豫州刺史韋睿為奪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圍堰肥水灌淹,沖毀了合肥。從此此城池又日趨湮廢。
公元618年李世民統一全國後,令右武侯大將軍尉遲恭,在東距原漢城六里左右的南淝河南岸,選擇地勢高爽、水運便利的地形(即今十字街中菜市以南的范圍),營建新的合肥城,名為金斗城。
北宋初(公元960年)經過五代十國多年戰亂之後,合肥地區又是一片荒涼,詩人王之道在《出合肥北門》中曾作過這樣的描述「斷垣醔石新修壘,折戟埋沙舊戰場。闤凋零煨盡里,春風生草沒牛羊」。衰敗之象,可見一斑。後經近二百年的生息發展,城鎮逐步恢復了繁榮的景象。至南宋時,金兵入侵,宋王朝遷都臨安(今杭州)當時的合肥成了抗金前線。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城市進一步發展,淮南西路統帥郭振見「鎮大城小」著手擴建,將原城牆外一大片土地,連同金斗河,逍遙津,金斗圩一起圍入新建的合肥城內,稱斗梁城,范圍較唐金斗城擴大了很多。城外除築護城河外,並設東、西二水關(水閘)。平時,江南漕糧、輜重可直接由金水河水運入城,城內軍民也有了清潔的水源;戰時關閉有利於防守,在城市布局上,當時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並考慮了平戰結合。自此以後合肥城的輪廓基本定型。可惜由於連年抗金戰爭,合肥這個當年的邊防重鎮,在宋末又變成「茂林長草、白骨相望、虻蠅撲面、杳無人跡」之地。元世祖忽必烈統治中國(公元1279年),下令平毀全國所有城池,宋斗梁城也被夷為平地。
明代朱元璋統一中國後,於明洪武元年,令中書省事(後封國公)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磚砌城牆,城池比歷代更為堅固,故有「天生重慶鐵打廬州」之稱。由於明初社會秩序穩定,農業生產的恢復河發展較快,使位於金斗河畔的合肥又很快恢復了元氣,顯得異常熱鬧繁華,呈現了「百貨馬並集,千牆鱗次,兩岸悉列貨肆,商賈喧謓」的景象。但到了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0年)廬州知府徐鈺,因害怕起義農民劉六、劉七的進攻,開寬挖深北壕,並將防守較弱的西水關封閉,從此金斗河成了無源之水,逐漸淤塞。由於商船不能直達城內,一度繁華興旺的金斗河兩岸,變的衰敗凄涼,僅在東水關外沿河兩岸,發展了幾百米長,零亂的碼頭、堆場。臭水溝不但影響居民生活河健康,而且每逢暴雨,泄水不暢,低窪的城東南部成了一片澤國。「土牆茅舍、湮塞街?,呼號之慘聞於中夜,每歲而一見」。一度對合肥經濟河生活起過重要的作用的金斗河,成了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一大禍害。合肥城也因此再趨沒落。
清代北洋軍閥,日寇侵佔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合肥雖仍是地區的政治中心,但城市本身已逐步趨向衰敗。至1949年解放前夕,合肥已被摧殘的百業凋零、滿目凄涼,到處斷垣殘壁,遍地污水垃圾。方圓5.2平方公里的城內,建成區僅2平方公里,居住著五萬市民,已衰敗成一座沒落的小城鎮。

安徽省省會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秦置縣,屬九江郡,至今有2200多年的歷史,遺存眾多,名人輩出,文化燦爛,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

合肥處於戰略要沖,史稱「淮右襟喉、江南唇齒」,歷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吳逐鹿,在合肥紛戰32年之久。公元215年,張遼率八百精銳挫敗東吳十萬大軍,孫權策馬躍過西津橋,落荒而逃,三國演義第67回形象描繪「退後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遼威震逍遙津」。作為三國故地,合肥遺存曹操教練五百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將滿寵修建的「三國新城」遺址,至今流傳著斛兵塘、藏舟浦、箏笛浦等動人傳說。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鄉,包公一生鐵面無私、不畏權貴、清正廉潔,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譽。公元999年,包公出生在合肥肥東縣解集鄉小包村。公元1027年,中進士,任建昌知縣(江西永修),但是,他辭官不授,在家侍奉父母。公元1037年,已39歲的包公登上仕途,離家出任揚州天長知縣,在合肥生活近40年。公元1062年,病逝於開封,次年八月,葬於合肥東郊大興集。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墓葬地,擁有眾多遺跡。香花墩是包公幼年讀書地,《廬州府志》記載:「香花墩,包孝肅讀書處,蒲葦數重,魚鳧上下,長橋徑渡,竹樹陰翳。」包公祠位於香花墩上,四面環水,始建於公元1066年,是國內外包公祠和包公廟的鼻祖,清末李鴻章捐銀重修;包公墓收斂著包拯及其夫人、子孫的遺骨。

合肥是淮軍的發祥地,主要淮軍將領的故里,《辭海》的「淮軍」條中,列出淮軍主要將領李鴻章、張樹聲、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吳長慶、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9人中有7位是合肥人,另外2人吳長慶和丁汝昌是原廬州府轄下的廬江人。淮軍由李鴻章創立於19世紀60年代,從內地走向沿海、從安徽走向全國、從傳統走向近代,將我國歷史上幾千年的皇家御林軍改變為國防軍的新式軍隊,從咸豐到光緒年間,歷經半個世紀的興衰,成為晚清三大政治、軍事集團(曾國藩創立的湘軍、李鴻章創立的淮軍、袁世凱創立的北洋集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晚清的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李鴻章是淮軍最重要的將領,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出將入相歷四十年,東亞西歐涉九萬里,掌握著清政府的內政外交。同時,李鴻章鎮壓捻軍、太平軍,簽訂了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這里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世界科技城市聯盟城市之一,國家首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正在建設中國科學城。這里擁有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42所高等院校,中國科學合肥物質研究所等200多所科研機構,23萬科研人員,智力資源在全國同類城市中處於領先。全國有8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合肥佔2個,分別為中科大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的超導托卡馬史聚變實驗裝置。合肥科教游已成為安徽旅遊的知名品牌,旅遊人學科技,科技人當導游成為合肥一道靚麗風景。

合肥是國家首批園林城市。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北京、珠海、合肥)之一,有「綠色之城」的美稱,是最適合人居的城市。合肥環城公園全長8.7公里、面積137.6公頃,敞開式布局,像一條美麗的「翡翠項鏈」,抱舊城於懷,融新城之中,形成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獨特城市風貌。2004年,環城水系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合肥城郊還有紫蓬山、大蜀山兩座森林公園。合肥濱臨巢湖,合肥南側至巢湖的岸線距離僅10公里,是美麗的濱湖城市。

巢湖之濱有一處千年古鎮——三河。三水流貫,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典型水鄉風貌。三河古稱「鵲渚」,春秋時就已得名,歷史上曾在此發生過著名的吳楚「鵲渚之戰」。1858年,太平軍又在這里取得了震驚中外的「三河大捷」,留下了古城牆、英王府等歷史遺跡。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合肥有哪些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

「廬陽八景」-「鎮淮角韻、梵剎鍾聲、藏舟草色、教弩松蔭、蜀山雪霽、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頂朝霞」
龍泉古寺、明教寺、包公祠、寶蓮禪寺、城隍廟、姚公廟、月潭庵、開福寺、吳王廟、西廬寺、慶復禪寺等。
 桴槎山、豐樂生態園、紫蓬山、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巢湖、圓通山、四頂山、周公山、大蜀山、雙鳳湖旅遊度假區、冶父山森林公園等。
逍遙津、三國遺址公園、包公園、包氏宗祠、袁術古堆墓、合肥大劇院、安徽省博物館、六家畈古民居、歐洲風情街、吳復墓石雕群、三河古鎮、李鴻章故居、安徽名人館、清風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大陳墩遺址、劉銘傳故居、李鴻章享堂、渡江戰役紀念館等
淮河路文化商業步行街、天鵝湖、翡翠湖、安徽省科技館、徽園、瑤海公園、杏花公園、花沖公園、逍遙津公園、文化遺跡紀念碑、明珠廣場、人民廣場、和平廣場、合肥野生動物園、環城公園、蜀山烈士陵園、合肥市科技館、合肥植物園、合肥國際科技創新成果展示館等。

3、合肥有什麼名勝古跡?

合肥是文人的故鄉,名勝古跡小而多;
1.龍泉古寺
2.豐樂生態園: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豐樂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閑為一體,被評為「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安徽旅遊十大休閑基地」。豐樂生態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精品花卉大觀園、親水休閑區、果蔬採摘園、體育運動區、兒童娛樂區。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於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灘:國家3A級景區,皖南知名漂流景區。
岱山湖:岱山湖位於肥東縣境內,湖面7500畝,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
紫蓬山:紫蓬山區以它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污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於1992年7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腹心部位,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稱安徽「北九華」,位於肥東縣境內,為大別山余脈,山勢層巒疊翠,逶迤相連20餘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內的最高山峰。
四頂山: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彷彿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
三河鎮:千年古鎮三河位於肥西境內。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由於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結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
雙鳳湖旅遊度假區:雙鳳湖旅遊度假區,位於長豐縣雙墩鎮境內。合肥元一高爾夫球會是香港元一集團的全資機構,佔地面積2000多畝,由澳大利亞著名高爾夫設計師les watts精心設計。

4、合肥的名勝古跡或自然風光有哪些

合肥市,歷史悠久,古稱廬州,又名廬陽,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江淮之間、巢湖北岸,轄東市、西市、中市、郊區4區和長豐、肥東、肥西3縣。總面積7266(市區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區127.94)萬。市內道路寬闊,綠樹成蔭,景色優美,既多現代建築,又有名勝古跡,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為安徽省省會,合肥是全省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全國甲等開放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等30餘所高等院校。高科技工業園、科大同步輻射實驗室等蜚聲中外。
「合肥」名稱之由來,說法不一。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夏水暴漲,施合於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東淝河,這是一種說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淝水出雞鳴山,北流二十里分而為二,其一東南流(南淝河),經過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東淝河),二百里出壽春入淮河。《爾雅》上指出「歸異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於一源,分而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國舊地、包拯故里」聞名於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的戰略地位,常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將張遼大敗孫權十萬大軍的逍遙津戰役,即發生在這里。兩千多年前,這里就已開始形成商業都會。秦、漢在此設郡縣,明、清為廬州府治,民國時為安徽省省會,如今已是千檣鱗次、商賈輻湊的商 業都會。

合肥素有「綠色城市」、「花園城市」的美名,其環城公園便修建在合肥古城牆的基礎之上,沿著起伏的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綠林帶及護城河,精築而成。環城公園總長約達9公里,分為六個景區,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銀河景區;湖巒相映、水碧楓赤的西山景區;林木蔥蘢、芳草常青的環北景區。這樣的環城公園無城牆之隔閡,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風光。

近年來,合肥經濟突飛猛進,城建日新月異,五里飛虹東西飛架,廬州燈火流光溢彩。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崗工業區等鑲嵌周邊。淝水穿城而過,環城公園似翡翠項鏈;逍遙古津、包河秀色、瑤海公園等如珍珠散落其間;蜀山春曉、包公墓園、教弩梵鍾、吳王遺蹤,徜徉其間,弔古論今,讓人留戀忘返。

合肥的名勝古跡甚多。從前有鎮淮角韻,梵剎鍾聲,藏舟草色,教弩松蔭,蜀山雪霽,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頂朝霞八處,統稱 「廬陽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頂朝霞等景,現已不屬合肥市;鎮淮角韻等景,因天長日久,物換星移,已盪然無存,成為歷史陳跡。現在的名勝古跡以教弩台,明教寺,逍遙津,包公祠等最為著名。

合肥物華天寶,地傑人靈,名人輩出,星轉斗移,改革開放給合肥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如今,合肥市正以科學城、工業城、園林城、衛生城的嶄新姿態,笑迎天下客,廣結世界朋友。

5、關於合肥名勝古跡的作文400字

合肥的名勝古跡
今年「十一」媽媽帶著我去丹霞地貌遊玩。丹霞地貌位於臨澤縣城東南倪家營鄉。那天,天氣晴朗,我們坐著小汽車大約有半個小時,就到了丹霞地貌景觀。  
下了車遠遠望去,大大小小的山峰,重巒疊嶂,高聳雲端,十分誘人,我真想一口氣爬上山。  
在丹霞地貌的山峰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那石階小道像一架雲梯,從天空中斜插而下。又窄又陡的石頭台階,只能容得下兩個人走過去。我們順著台階先到東面,那兒有許許多多鵝卵形的小山丘,小山丘色彩斑斕,彷彿是畫家有意畫下的彩虹橋似的,各個山丘大小不同,色彩層層也不相同。  
然後又到了西面,那兒的山峰十分雄偉壯觀,雲霧繚繞,朦朦朧朧,彷彿仙境一般。我自己也感覺彷彿到了仙境,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更為奇怪的是這座山上無樹、無草、無花,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下山的路上,聽附近的一位老人說:「因為這是一座石頭山,雖然經常會下雨、下雪,但是這座山質地堅硬,從來不長花、長草、長樹,卻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壯觀景色。」  
我深深地為可愛的家鄉有如此美麗的旅遊景點感到自豪。我真心地希望全國小朋友到我的家鄉來游覽觀光!  

6、合肥名勝古跡作文200字

合肥的名勝古跡

今年「十一」媽媽帶著我去丹霞地貌遊玩。丹霞地貌位於臨澤縣城東南倪家營鄉。那天,天氣晴朗,我們坐著小汽車大約有半個小時,就到了丹霞地貌景觀。  
下了車遠遠望去,大大小小的山峰,重巒疊嶂,高聳雲端,十分誘人,我真想一口氣爬上山。  
在丹霞地貌的山峰中間夾著一條羊腸小道。那石階小道像一架雲梯,從天空中斜插而下。又窄又陡的石頭台階,只能容得下兩個人走過去。我們順著台階先到東面,那兒有許許多多鵝卵形的小山丘,小山丘色彩斑斕,彷彿是畫家有意畫下的彩虹橋似的,各個山丘大小不同,色彩層層也不相同。  
然後又到了西面,那兒的山峰十分雄偉壯觀,雲霧繚繞,朦朦朧朧,彷彿仙境一般。我自己也感覺彷彿到了仙境,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更為奇怪的是這座山上無樹、無草、無花,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下山的路上,聽附近的一位老人說:「因為這是一座石頭山,雖然經常會下雨、下雪,但是這座山質地堅硬,從來不長花、長草、長樹,卻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壯觀景色。」  
我深深地為可愛的家鄉有如此美麗的旅遊景點感到自豪。我真心地希望全國小朋友到我的家鄉來游覽觀光!  

7、介紹合肥的名勝古跡

旅遊
古剎寺廟
龍泉古寺、明教寺、包公祠、寶蓮禪寺、城隍廟、姚公廟、月潭庵、開福寺、吳王廟、西廬寺、慶復禪寺,清真寺、 甘露寺、龍雲寺、蓮花庵、大關音庵、馬正廟、馬政寺、大山廟、長寧寺、長樂寺、葯王廟、李公祠等。

自然景觀
湯池溫泉、桴槎山、豐樂生態園、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圓通山、四頂山、周公山、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雙鳳湖旅遊度假區、冶父山森林公園,岱山湖、大圩都市農業公園、卧龍山、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佳州生態園、大張圩森林公園、白馬山、南艷湖、翡翠湖、天鵝湖等
人文景觀
逍遙津、周瑜墓、三國遺址公園、包公園、包氏宗祠、袁術古堆墓、合肥大劇院、安徽省博物館、六家畈古民居、歐洲風情街、吳復墓石雕群、三河古鎮、李鴻章故居、安徽名人館、清風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大陳墩遺址、劉銘傳故居、李鴻章享堂、渡江戰役紀念館、長臨河古鎮、孫立人故居等。
社會景觀

淮河路文化商業步行街、天鵝湖、翡翠湖、安徽省科技館、徽園、瑤海公園、杏花公園、花沖公園、逍遙津公園、文化遺跡紀念碑、明珠廣場、人民廣場、和平廣場、野生動物園、環城公園、蜀山烈士陵園、合肥科技館、合肥植物園、合肥國際科技創新成果展示館、南艷湖、科學島等。稻香樓游樂園、合肥漢海極地海洋世界、合肥歡樂島、阿酋灣水上樂園、王咀湖游樂園(在建)、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在建)等。

8、山雨欲來風滿樓:猜合肥名勝古跡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猜合肥名勝為點將台
合肥步行街上的明教寺原為曹操的點將台,明教寺坐落於教弩台故址,教弩台是曹操所建的一個軍事堡壘,既可捍衛合肥城的安全,又可用以訓練強弩手以拒東吳。三國時,合肥為曹操管轄之地,他曾多次來合肥部署對吳國孫權的戰事。到南朝梁武帝時,據說因掘得一尊高一丈八的鐵佛,於是在教彎台上建一佛寺,名鐵佛寺,後到明朝改名為明教寺。

9、合肥的名勝古跡有哪些地方?

包公祠 合肥包公祠的全稱為「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後賜給他的謚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包公墓 出包公祠東行不遠,即見河畔高地的綠樹叢中掩映著一片紅牆黑瓦的古建築,那就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遷安重建的墓地——包公墓園。墓園外有神牆圍護,內有神道貫通。園區規模宏大,建築古樸典雅,滿園蒼松翠柏,地勢起落有致,與相距不遠的包公祠和相鄰的清風閣遙相輝映。 李鴻章故居 李鴻章家族在合肥的房產並不多,這主要是當時合肥不算水碼頭,交通不便,而李鴻章兄弟六人多常年在外的緣故。1997年前,合肥僅存兩處李氏家宅,即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李鴻章故宅和李鴻章侄孫李國蔬(李鶴章孫)住宅,均是較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建築。李鴻章故居西邊尚存四進約50間,臨街門面過去李府曾用來開當鋪,解放後是淮河路百貨公司商店,其第三、四進為"回"型二層樓閣,住女眷,故稱"小姐樓"或"走馬樓"。1999年秋修竣的李鴻章故居共五進1800m2,佔地2500m2,內中專室布置李鴻章生平陳列。這條50米的展帶分五部分,以較為翔實的資料、實物、圖片、模型,客觀反映了李鴻章的一生並側重介紹有關他的鄉土資料。 李府享堂 李鴻章享堂位於合肥市合裕路南側,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吳王遺蹤 「吳王遺蹤」位於合肥城北35公里的長豐縣吳山鎮內。吳山鎮原名吳山廟,據合肥縣志記載,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楊行密歸葬於此,並建廟(庵),墓基如山,吳山廟因此而得名。由於其文化歷史悠久,1995年,「吳王遺蹤」被評為「合肥十景」之一。到吳山尋找「吳王遺蹤」,可以看到鎮東側的吳王古墓,並參觀史料有載「百花公主至愛至孝,建屋為父守靈,死後亦葬於吳王墓不遠處」的公主墳。「吳山廟」在「文革」中慘遭破壞,現已重建,香火繚繞,遊客不斷。修復後的廟宇粉牆黃瓦,金碧輝煌,吳王塑像庄嚴,碑刻雋秀。鎮內還存有百花園遺址,貞節牌坊,吳山廟武裝起義紀念碑、紀念館,葉挺將軍舊居等。 明教寺 明教寺原名鐵佛寺,系梁武帝時建於教弩台上。唐大歷年間(776年前後)又重修擴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戰火。清光緒十一年(1886年)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法名通元上人)雲游募化,按原樣重建,至今。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院,它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風鈴叮鐺,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耀,直刺雲天,顯示了我國佛教寺宇威嚴莊重的建築特色。寺內鍾鼓齊鳴,梵音繚繞,更充滿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教弩台 教弩台位於明教寺內,俗稱"曹操點將台",在淮河路東段北側,距淝水,津水和逍遙津都不遠。史載,三國鼎立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築此高台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年歷史。台高4.3米,面積3800m2,略呈正方形。台上有屋上井、聽松閣兩處古跡。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為當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聽松閣是曹操"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休息"之所。周圍松拍挺拔,濃蔭蔽日。後被譽為廬陽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蔭"即此。 吳復墓石雕群 吳復墓石雕群位於肥東縣蕭圩鄉享堂任村。吳復(1321-1383年),字伯起,合肥(今市)人。元未隨朱元璋起義,屢建戰功,封安陸侯。後戰死,歸葬於此。朱元璋(明太祖)諭葬。並建有享堂,以任姓平民守之,後任姓繁衍成村,即以"享堂任村"為地名。今享堂已毀,墓冢漸削平,但墓前石刻仍存。現存石雕有武士2人。羊、馬、控馬人各1對,華表1對,龜石基座1個。整個石雕群均為花崗岩石質,系用整石雕鑿而成。雕刻方法簡練、粗獷,形象准確,刻工精湛。具有元未明初石刻的特色,為雕刻工藝中之珍品。 劉銘傳故居 劉老圩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凌晨,劉銘傳生於合肥西鄉井王四房部(今肥西縣南分路鄉建設村四房村民組),其家1856年8月被抓捕劉銘傳的清兵焚毀,今只存當年屋後月芽塘輪廓及房屋柱基、條石。 中廟 中廟又名"忠廟"、"聖妃廟"。距巢湖市48公里,坐落在巢湖北岸鳳凰礬上。居巢縣、合肥之中間,故名。礬為一紅色砂礫岩半島,突兀臨湖,形如飛鳳。廟建於吳赤烏二年(239年),把碧霞元君。相傳,三國時期,黎民陷於洪水浩劫之中,巢州太姥預知天機,登上鳳凰礬拯救溺水者,後人便建廟以把。現有殿閣為清末所建,三進,四合院,有房70餘間,木質結構。此地三面臨水,樓台高峙,氣勢巍峨,有"湖天第一勝境"之譽。遊人可登高遠眺。明御史儲良村有詩:"湖上高樓四面開,夕陽徙倚首重回。氣吞吳楚千帆落,影動星河五夜來。"民國37年,後進大院遭受火災,僅存廟舍24間。廟東側有清末李鴻章為紀念淮軍所建的昭忠相。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巢湖中的姥山上,系明崇被四年(1631年)廬州知府嚴汝王圭倡建,甫成四層,因農民起義的戰火而輟工。清光緒四年(1878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倡捐,委江蘇補用道、廬州人吳境芬續建三層完工。工成,李鴻章題"文光射斗"四個大字,並作《姥山塔碑記》一文刻之於石。塔高七層,51米,133級,系條石青磚結構,層層飛檐走角,八角對著八方,角角裝有銅鈴,外觀雄偉,結構精巧。塔身內外壁、迴廊、塔心三部分組成。人入塔內,門梯交錯,左拐右旋,如入迷宮。每層塔壁四周或題詞,或詩文,或磚雕佛像。七層塔內、藏有兩廣總督李瀚章題寫的"舉頭近日",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題寫的"中流一柱"等25幅匾額和802尊磚雕佛像。 紫蓬山西廬寺 西廬寺有大河五間,中供彌勒佛,左右四大天王像,地藏殿十五間,殿中木塔一座,殿左右十王。塔後一大石,有龍舌,在此跡如人坐。加上大佛殿、後殿、官廳、撣堂、觀音堂、二層八卦亭、鍾鼓樓、藏經樓、通公塔、望湖樓,等等,真是殿宇恢宏。寺內還收有眾多文物:唐代八仙造像、童子童女銅像,宋代大詩人蘇東坡遺物一方來硯,清朝皇帝欽賜的玉如意、古鼎、大明宣德爐等世所罕見的古物,堪稱名剎加寶剎了。